泪小点切开术(Dacryocystorhinostomy,简称DCR)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手术,用于治疗泪道阻塞引起的眼泪不能正常排出的情况。下面将详细介绍泪小点切开术的手术步骤。
麻醉
在进行泪小点切开术之前,需要给患者进行局部麻醉。通常可选用局部麻醉眼药水,也可以使用局部麻醉注射剂。麻醉后,患者不会感到手术过程中的疼痛。
切口准备
医生会在患者的泪小点附近制作一个小切口,通常位于鼻侧结膜内下方。这个切口通常直径为2-3毫米,足够进行手术操作。
骨切开
泪小点切开术需要进一步暴露鼻侧骨壁,医生会使用电凝刀或骨削器将骨质切割开。这一步骨切开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一个通道,使泪液能够顺利通过。
泪囊探查
通过泪小点切开的通道,医生会使用特殊的探查器进一步检查泪囊和泪道的情况。泪囊通常位于鼻腔旁边,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没有异常的。如果发现有炎症、肿瘤或其他异常情况,医生会进行相应的治疗。
探针引导
在确定泪囊状况正常后,医生会使用一根细长的探针,通过泪小点切开的通道引导进泪囊。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通道的通畅性,并为后续的手术准备做好必要的条件。
经鼻窦镜引导
在泪小点切开术中,为了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,医生通常会使用经鼻窦镜进行引导。这种镜头能够提供良好的视野,帮助医生观察泪囊和泪道狭窄的情况,从而指导后续的手术步骤。
创口缝合
手术进行到这一步,医生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对切口进行缝合。对于一些较大的切口,可能需要缝合以促进创口的愈合和恢复。而对于较小的切口,有时可以不需要缝合,只需要涂抹一些抗生素软膏即可。
术后恢复
泪小点切开术一般在局部麻醉下进行,手术时间较短,大约持续15-30分钟。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轻度不适、肿胀和淤血等症状,这是正常的反应。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出相应药物,并给予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,帮助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和恢复。
综上所述,泪小点切开术是一种治疗泪道阻塞的有效手术方法。经过麻醉、切口准备、骨切开、泪囊探查、探针引导、经鼻窦镜引导以及创口缝合等步骤的操作,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泪液排出功能,缓解眼部不适症状。